
✒解鎖要素
🗞第一卷軸:現金基本觀念

現金一般泛指鈔票和硬幣。
會計學上對現金有更明確的定義:
現金指管理當局可以自由支配其用途,並有十足購買力的支付工具。
🧾一、現金之定義
要符合”現金”的定義,須滿足以下三條件:
(一)貨幣性:
作為交易的媒介、支付的工具。
(二)通用性:
在當地流通,能被大眾接受。
(三)自由支配姓:
未被指定特殊用途,使用上不受法律、契約等限制。
有些項目外觀上並非鈔票或是硬幣,但在會計上卻視為”現金”,常見的有”銀行存款”與”即期支票”。
銀行中之活期存款,在需要時可以隨時提領支用,亦可在存款範圍內開立支票付款,因而符合現金之要件而視為現金。
即期支票是指以當日或更早日期為發票日之支票。收到即期支票可立即向銀行兌現或使銀行存款增加,故可視為現金。
🧾二、現金之管理
現金為流動性最高的資產,不必經過任何轉換即可作為交易媒介,也因此現金成為企業最容易發生錯誤及引發舞弊動機之項目,對於現金的管理顯得格外重要。
(一)現金需求之預測

(1)短期現金規劃
企業日常交易中時常需要使用現金,但閒置的現金是不會產生收益的,企業應在流動性與收益性之間取得平衡。

(2)現金整體規劃
企業為確保其可供支配現金永遠充裕,必須作長遠的整體規劃,以免發生周轉不靈的經營危機。
(二)現金之內部控制
內部控制是一種保護資產、防止舞弊、協助發現錯誤的機制。其基本原則為:
“分工”
“避免相關交易由一人或一部門從頭到尾一手包辦”

✏一般企業通常保留小部分現金作為零星支出,其餘立即存入銀行,使存款帳戶餘額增加。
✏付款時通常開立支票交予受款人,受款人向銀行兌現後由銀行自公司存款帳戶扣除支票金額,使存款帳戶餘額減少。
✏”零用金制度”與”銀行往來調節表”為現金內部控制的重要工具。
🗞第二卷軸:零用金制度

零用金制度為對現金加強控制、防止現金被竊及挪用的好方法。
企業的支出大部分以支票支付,通常會保留一部分現金,由專人保管,以應付那些小額、不方便用支票支付的零星支出。
🧾一、意義
採用零用金制度除了可以對現金支出作更好的控制之外,其補充零用金時將多筆交易一次作紀錄以取代逐筆作紀錄之作法,亦可簡化帳務處理。
🧾二、運用與會計處理
制度的運作始於主管核准零用金的設立及其定額開始。
整個制度的運作涉及以下人員:會計、出納、零用金保管人、領用人。
(一)設立
(1)主管:根據企業規模及支出,決定零用金定額(通常以維持兩個星期至一個月支出為原則),並通知會計與出納。
(2)會計:依據主管核准金額作分錄,並將傳票交給出納。
(3)出納:依據主管”核准之文件”及會計提供之”傳票”,撥付現金給零用金保管人。
(二)動支
(1)領用人:原始憑證經主管批准後,向零用金保管人申請付款。
(2)零用金保管人:根據經核准的原始憑證支付現金,保留憑證並作備忘記錄。
(3)會計:在零用金保管人未申請撥補前,不必做任何分錄。
(三)補充
(1)零用金保管人:於零用金將要用盡時填寫”零用金報銷清單”,連同憑證送交會計部門,申請補充零用金。
(2)會計:依據零用金保管人交付之資料,作分錄及編製傳票並送交出納。
(3)出納:依據傳票撥付現金予零用金保管人。
(四)期末調整
報導期間結束日不論是否為預訂撥補日,均須就已動用之零用金加以補充,並作補充零用金之分錄認列已發生之費用。
(五)定額增減
零用金制度施行一段時間後,應評估狀況對定額加已調整,使之不致過多或過少。
(六)現金缺溢
零用金保管人手中之現金與憑證金額之和應等於其設立之定額。若有差額即為現金缺溢,列為營業外費用或收入。

🗞第三卷軸:銀行往來調節表

企業將現金存入銀行成為「銀行存款」,乃公司的資產、銀行的負債。原則上雙方記錄的金額應該相等,就怕兩者不符長時間累積成巨大差異。因此編製銀行往來調節表,以盡早發現差異原因。
🧾一、目的
(一)發現銀行或公司在記錄現金交易時的錯誤,並通知銀行作必要的更正。
(二)補記公司應記而未記之交易,使會計紀錄能反映實際狀況。
(三)決定資產負債表上正確的銀行存款餘額。
🧾二、所需資料
(一)本期銀行對帳單
(二)公司銀行存款明細帳戶
(三)上期末銀行往來調節表
銀行對帳單範例圖:

圖片出處:https://www.i-freelancer.net/WebHelp/Qboss/ACC30R2_WebHelp/QbossAccstatement.html

導致存款餘額”增加”的其他”貸方”事項 | 導致存款餘額”減少”的其他借方事項 |
(1)存款利息 | (1)借款利息 |
(2)銀行代收款 | (2)銀行手續費 |
(3)更正錯誤 | (3)銀行代扣款 |
(4)保付支票 | |
(5)退票 | |
(6)更正錯誤 |
🧾三、差異原因
公司與銀行的紀錄之所以會產生差異,主要兩項原因:
(一)紀錄時間點不同
(二)任一方的錯誤

(一)公司已記帳,銀行未記帳
★在途存款
當企業將現金存入銀行並入帳時,銀行可能因為當日已經關帳或其他原因還沒即時入帳,此種存款即稱為「在途存款」。
銀行對帳單餘額+在途存款=正確餘額
☆未兌現支票
企業開立支票付款時,即已記錄存款減少,但在執票人尚未向銀行兌現前,銀行帳上不會記錄此筆支出,此時該支票即稱為「未兌現支票」。
銀行對帳單餘額-未兌現支票=正確餘額
(二)銀行已記帳,公司未記帳
★存款不足支票
當公司收到他人開來之支票,視作現金收入並將支票存入銀行後,卻發現開票人存款不足無法扣款而遭退票,該支票則稱為「存款不足支票」。
公司帳列金額-存款不足支票=正確餘額
★利息費用或銀行代付款
公司向銀行借款應支付之利息,銀行可能直接從公司存款中扣除。
公司的水電費、電話費等,可以請銀行代繳而由銀行從存款中直接扣除。
公司帳列金額-利息費用-銀行代付款=正確餘額
☆利息收入或銀行代收款
公司在銀行存款所得之利息,銀行定期結算後會為公司存入款。
公司請銀行託收的遠期支票到期,銀行代收後也會為公司存入款。
公司帳列金額+利息收入+銀行代收款=正確餘額
🧾四、編製步驟

步驟一:核對
就”銀行對帳單”與”公司銀行存款明細帳”及”上期末銀行往來調節表”作核對。
步驟二:差異原因分析
先確定差異原因,屬於時間差因素者,未記帳的那一方應調整餘額;屬於錯誤者,錯方予以更正。
步驟三:編表
步驟四:作調整及更正分錄
🏷附錄:進一步辨識現金項目 ☝
🔖外觀非貨幣但視作現金之項目
📂銀行存款
▲這裡是指”活期存款”,可隨時至櫃檯辦理存取款,亦可在存款範圍內開立支票作為一種付款工具。
▼現金包含庫存現金及活期存款,並未包含”定期存款”,雖然定期存款可以提前解約,但會使利息受損,故不將其視作現金。
定期存款是包含於”短期投資”或”約當現金”項下。
✏約當現金:價值變動風險小且可隨時轉換成定額現金之定期存款或投資。
📂即期支票
▲指以當日或較早期為發票日之支票,因此若收到他人開立之即期支票,即可立即向銀行兌現。
▼若收到尚未到期之支票,應將此類遠期支票先列為應收票據。
📂匯票或銀行本票
▲郵局匯票:以郵局為發票人及付款人的即期匯票。
▲銀行本票:銀行以自己為發票人而簽發的即期支票。
二者均以金融機構為發票人,不太可能因存款不足而退票,故可視作現金。
📂旅行支票
▲是一種預先印刷、具有固定金額的支票。
✏持有人須先支付相應金額給發行銀行,若過程遺失或遭竊可補發,通常用於旅行時換取當地貨幣。
🔖非現金但易被視作現金之項目
📂郵票
▼大多用於郵寄,一般情況下並非普遍接受的支付工具。
▲應歸科目:預付費用、用品盤存
📂借條或借據
▼借款予他人所取得之收據,並非普遍接受之支付工具。
▲應歸科目:其他應收款
📂預支費用
▼如員工出差所預領的款項,已不能被企業所支配。
▲應歸科目:未報銷前列為預付費用
📂遠期支票
▼未到期前無法向銀行兌現。
▲應歸科目:應收票據
📂指定用途現金
▼企業無法自由支配運用。
▲應歸科目:長期投資、流動資產中列一項
📂押金、保證金
▼企業無法自由支配運用,僅有權於未來要求取回。
▲應歸科目:存出保證金
▶▶▶繼續探索 細節森林◀◀◀
社群網路
參考資料:
會計學新論(第十版,李宗黎、林蕙真著)